|
德州市力促人力资源服务业更上层楼发布时间:2025-05-17
德州劳务外包公司获悉,人力资源服务业“一业链百业”,它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人才资源的流动配置,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就业一起抓,大力度整合资源、加速推进,行业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结构不均衡、服务业态较传统等问题。为此,我市提出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效能提升、服务保障蓄能四大工程,力促人力资源服务业更上层楼。
快速成长 机构总数达到626家 每天早上8点,临邑县宿安乡53岁的王培学都会准时赶到齐河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上班。作为一名装箱工人,他每天能领到140元的工资。 妻子病逝以后,家中还有老母亲和2个孩子需要照顾,王培学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了解情况后,临邑县人社局联合临邑中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实施就业帮扶,帮他找到了这份工作。 “人力资源服务业,一头连着人才,一头连着用人单位,架起了政府、企业、人才之间的桥梁。”临邑中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秋娜说,人力资源逐渐从传统的人事代理、职业介绍业务,拓展到招聘、培训、猎头、外包等多种领域,服务方式更加多元。 我市自2021年起先后制定出台系列政策,设置引才“伯乐奖”、知名机构引进奖等奖补项目,逐步构建起全链条覆盖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坚持产业、就业一起抓,着力完善行业机构梯次培育体制机制,建立规上、“准四上”、“种子”及新增机构目录,实行分类扶持。围绕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先后举办京津冀鲁(德州)人力资源服务高峰论坛、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联席会等行业对接活动,组织重点机构、行业协会赴北京、上海等地招引对接。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科长刘玉苹介绍,截至2024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已达626家,年营业收入64.7亿元,机构数量列全省第6位,营收列第9位。从作用发挥看,2024年举办各类招聘会1086场,发布岗位信息58.2万条,为我市重点企业选聘高端人才552人。如中聚人力一次性为德州某食品企业解决长期用工344人。从服务范围看,目前设有省外分支187家。德仁集团、财金国际等为中交三航局、中铁二十局等提供“出海”人力资源服务。我市“人力资源机构+技工院校+国际化”工作模式得到人社部认可。 打造品牌 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汇诚劳务不断擦亮‘乐陵港务工人’品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获评省人力资源服务领军机构。”山东汇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栋说。他们做强人力资源培训,培育高技能产业工人,同时加强与天津港、中海油、深圳福田等战略合作,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更可贵的是规范专业化外包行业标准体系,培育人资服务特色品牌,推广的叉车工作法、“手指口述”安全工作法等已深度应用于天津港,“乐陵港务工人”成为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品牌影响力带动汇诚劳务每年向全国各大港口配置劳动力1.8万余人。 我市人资服务机构不断强化人才的适配性和前瞻性布局。“四方技工”是德仁四方人才集团倾力打造的系列劳务品牌总称,他们创新“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模式,为企业提供“培训+就业+管理”一条龙服务,平均每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1.1万人次。公司董事长张斌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国门,但国内人工成本上涨,属地员工文化技能不达标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他们秉持“随产出海、随企出海”的服务理念,创新“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多次组织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来华开展技能学习和企业观摩。去年6月,德仁四方与德元集团在赞比亚共建的双德学院揭牌,为赞比亚中资企业培养人才,已招生800余人。 “我市将把劳务品牌建设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支持行业机构走错位发展、品牌化发展之路,力争3年内打造10个市级特色行业品牌。”市人社局局长赵宗虎表示。
加力发展 破解“缺大少强”问题 “与苏州、宁波、济南、青岛等行业发达地市相比,我市仍处于起步阶段,机构‘缺大少强’问题较为突出,年营收过亿元机构不足10家,过5亿元机构仅山东汇诚1家,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市人力资源协会会长张爱莲认为,我市的服务业态较为传统,目前主要集中于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盈利能力较低,2024年全行业营收中,劳务派遣等传统业态占比达55.6%。人才测评、管理咨询、高端人才寻访以及全流程招聘外包等高端业态发展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4月11日,我市出台《德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效能提升、服务保障蓄能四大工程,力争到2027年全市机构数量突破700家,行业总营收达100亿元,加快形成产业化、数字化、特色化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人社局对行动计划作了细化分解。“针对行业机构偏少、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将建立机构梯次培育机制,力争今年营收过亿元机构达到9家,引进知名机构2家。针对服务业态较传统的问题,将大力支持行业机构向文旅、新闻、教育、金融、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相关细分行业拓展经营范围,鼓励行业机构聚焦新就业形态开发新业态产品和服务,力争到2027年培育跨界融合创新型机构3至5家。”赵宗虎说。 围绕激发行业发展活力,我市将着力开展好“2+2+N”系列交流活动,即:积极参与第三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大会、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出口贸易交流合作大会,争取项目签约,展示德州特色;全力办好“聚才兴业”人力资源供需交流大会和第三届京津冀鲁跨省际人力资源服务大会等2个主会场活动,加快打造人资服务业“出海”基地;开展市级优质机构榜单发布、领军机构评选、诚信机构认定、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培育形成一批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产品。 |